首 页 关于协会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科技创新 经济运行 会展信息 最新发文 专家论坛 名优产品 会员单位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最新发文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省工业企业
· 转发:关于开展河北省智能制造集成商和智
· 转发:关于评定2021年度省级首台(套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石家庄市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第二批河北
· 转发:关于评定2018年度首台(套)重
政策法规
· 石家庄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
· 关于印发《河北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 石家庄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
· 六部门发放政策“红包” 制造业优质企业
· 支持工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汇编
· 关于公开征求《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修
· 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
· 关于开展2020年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
企业新闻
· 【河北日报】数字化,这样助力河北企业转
· 【河北经济日报】河冶科技:让“工业牙齿
· 国内首条水泥万吨线煤立磨防爆永磁直驱电
· 2020第十二届国内外水泥粉磨新技术交
· 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引入MES——
· “掘金”工业互联网 “助跑”企业转型升
· “无纸化生产”系统在石煤机“上岗” 我
· 河北石家庄:加快数据中心设施建设 助力
 政策法规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8/6/20 15:21:29 浏览:3301次

石政办发〔2017〕4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和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实施意见》,推动创新驱动与制度创新有机结合,加快培育我市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以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活力

(一)强化政府对创新的引领作用。借鉴深圳成功经验,重塑创新体系和管理架构,完善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充分挖掘驻石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和创新潜力,整合省会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吸引京津及国际国内人才、技术、平台、金融等创新要素集聚,打造产学研用一体的省会科学中心、特色优势鲜明的河北省科技创新中心,围绕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电子信息等3-5个产业创新中心。(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二)深度融入区域协同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园区,打造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为承接雄安新区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奠定基础。加强与北京和天津的对接合作,依托石家庄京津冀产学研联盟、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石家庄工作站、北京技术市场协会石家庄服务平台、中国创新驿站石家庄工作站、北方技术交易市场石家庄联络站等协同创新和服务平台,发挥石家庄科技大市场完善的科技交易市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化、科技服务集成化综合服务功能。(市科技局、市投促局、市发改委)

(三)加强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全面提升科技孵化能力。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培育建立一批实体化、资本化、国际化的新型研发组织。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二、积极开展先行先试

(一)深入推进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落实《河北省系统推进石保廊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分工方案》、《石家庄市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分工方案》。在高新区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改革、金融业服务科技创新改革、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改革,打造全市创新发展政策高地、创业创新高地。(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二)深化国有企业创新创业改革。完善科研管理、资产管理和破产清算等制度,依法进行企业破产清算工作,鼓励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和产业化示范应用项目。研究建立有利于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创业投资的容错机制。(市国资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

(三)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高新区等县区争创省双创示范基地,引进京津双创资源,发展一批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区域双创发展生态,调动双创主体积极性,发挥双创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带动高质量就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发展。利用京津众创空间品牌输出,在我市建设一批分支机构,促进我市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发展,进一步释放全市创业创新活力。(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积极配合建立“中国知识产权执法华北调度中心”,落实《河北省专利条例》,进一步创新专利执法手段,实施《公示办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等三项制度,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研究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成果保护制度,探索在线创意、研发设计、众创众包等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途径,开展专利打假工作。(市科技局)

(五)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作用,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引导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公司加大对各类“创客”、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快推进政府、银行、保险、投资机构的合作,设立科技担保专营机构,逐步建立政策性、商业性、行业性、互助性等多元化的创业创新融资担保体系。(市金融办、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

三、探索监管新模式

(一)完善以负面清单为主的产业准入制度。全面落实企业投资负面清单,除《河北省禁止投资的产业目录》和《河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外,对企业基于自愿的固定资产投资,全部实行备案制,为企业提供最为便捷的服务。(市行政审批局)

(二)建立协同高效监管制度。坚持“依法监管、公正高效、公开透明”原则,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跨部门联合抽查,全面建成“一单、两库、一细则”,2017年底前实现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全覆盖。构建完善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推行政府职能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工作,逐步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市工商局)

(三)健全信用约束机制。完善我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规范市场主体诚信档案盒信用信息采集、归集、公示、评价、应用、服务体系,加大失信行为曝光力度,强化失信联合惩戒,增强信用管理威慑力。(市发改委)

(四)开展审慎稳妥金融保险监管。根据国家、省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策意见,积极协调金融监管部门,按照审慎、稳健的要求,合理界定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等互联网金融业态的业务边界和准入条件,依法做好互联网金融监测和监管工作。积极稳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保护合法经营,规范市场秩序。(市金融办)

四、健全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一)激发人才流动活力。给予教育、医疗、科研产业人员倾斜支持,扩大学校、医院、科研产业的选聘自主权,逐步提高以上单位新进人员选聘比例,使选聘成为补充新进人员重要渠道,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创新。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破除人才流动障碍,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根据省外专局《外专百人计划》实施意见,积极推荐申请有关项目单位的人选。(市人社局)

(二)大力培养企业家队伍。激励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创新收益和财产权。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积极联系对接省国资委,在其试点工作基础上,结合市属国有企业实际,确定试点企业,指导配合试点企业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对市属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逐步对企业经理层成员实行契约化、市场化管理。(市国资委)

(三)培育跨界融合的研究团队。在人工智能、区块链、能源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基因工程、数字创意等交叉融合领域,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市科技局)

五、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一)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大力推进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建设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切实落实《石家庄市科技成果处置、使用和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加强石家庄科技大市场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吸引京津地区及域外技术转移机构在我市建立分支机构并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积极拓展知识产权融资渠道,努力打造知识产权竞争优势,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市科技局)

(二)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落实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打造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和创新创业产业园区。做强一批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互联网+”创业创新网络体系,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平台入口、计算、存储和数据资源,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模式创新。引导信息服务、咨询服务、融资服务、财务服务、法律维权、知识产权、技术交易等机构,为创业企业提供专业、高端的协同服务。设立一批产业发展研究院及技术研究院。(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三)完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支持机制。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保监会关于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和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使用的鼓励政策,加快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促进全市装备制造业向高端转型。(市财政局、市工信局)

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围绕《河北省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2016-2018年度)》、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支持企业通过改技术、改工艺、改装备、改产品、改管理等方式实施创新平台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产业高端化等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落实《石家庄市加快推进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行动方案(2017-2020年)》,积极开展化解过剩产能行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行动十大专项行动,促进我市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市工信局、市发改委)

(二)推进“互联网+”行动。贯彻落实《石家庄市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支持创业创新、民生服务、社会管理、产业升级四个领域二十一项具体任务。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建设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逐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大力支持大数据、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网络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政府办公厅、市编委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

(三)完善企业技术改造支持机制。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行动、重点工业行业结构调整提升行动,不断完善已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等基金,规范管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新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项目投资,加快推进蓝天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基金的运作管理,充分发挥政府股权投资基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吸引社会资本支持我市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四)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搭建我市农业数据中心云平台,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促进农业与文教旅游休闲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业新业态。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行动,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市农牧局)

七、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以我国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为契机,依托高新区生物医药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以及石家庄医疗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建设生物医药“政、产、医、研、资”五位一体协同创新中心,加快新型药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我市生物医药国际化进程,打造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硅谷”,引领生物医药行业快速增长发展。(高新区管委会)

(二)全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依托鹿泉区光电导航产业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发展卫星通信、集成电路、光电、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三)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通用航空、轨道交通装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智能制造为方向,选择基础较好的重点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四)培育新兴经济和新兴业态。发挥分享经济低成本,便利化、高效率的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开展先行先试,增强政策包容性和灵活性,加强分类指导,降低准入门槛,维护公平竞争,推动分享经济有序发展。推进数字技术在需求、生产、交换等全部产业环节的应用,加速数字化转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八、建立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推动公共资源数据共享,贯彻落实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和《河北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规定》、《石家庄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规定》,以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为纽带,加快建设覆盖各县(市)区的市级共享平台,并做好与省级平台对接工作。研究制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制度,积极稳妥地向社会开放政府数据。(市行政审批局、市政府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九、保障机制

(一)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进一步优化我市新产业新业态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健全新兴经济领域协调机制,强化分享经济、生命科学、绿色经济、智能制造、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

(二)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各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出台的系列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政策,认真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三)督导督查机制。市发改委作为牵头部门加强工作督导,定期梳理各部门在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方面取得的成效和问题,向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8月23日

 


上一篇: 为支持小型微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7月1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两个通 下一篇:转发:关于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修订意见征集工作的通知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首 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科技创新 - 会员单位 - 经济运行 - 会展信息 - 最新发文 - 专家论坛 - 名优产品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石家庄市装备制造行业协会 冀ICP备12000570号-1石家庄网站建设河北供求网 河北名企网荣誉企业-河北企业名录已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