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防范化解经济风险 |
来源:战略前沿技术 作者:何杏仁 时间:2019/8/29 11:15:55 浏览:1656次
|
“中美贸易摩擦”再次提醒我们,没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度全球化的分工格局中,我们只能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徘徊。只有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防范化解经济冲击所带来的风险,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国家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的。我国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控制和封锁将可能长期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以投资审查限制我国高新领域投资并购。美国对外国投资“关键技术”严加审查。2018年10月10日,美国财政部公告了只要与包括半导体、飞机制造和生物技术等在内的27个行业相关的关键技术的设计、测试或开发交易,就必须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申报。2018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仅为18亿美元,同比下降超过90%,处于7年来的最低点。
以调查恐吓限制我国高新领域人才交流。美国相关机构采取了包括谈话恐吓、司法调查等手段,加大对华裔科学家的限制力度,对敏感研究领域的中国留学生签证期限缩短,对中国学生选读高新敏感专业进行限制,甚至部分美国高校科研院所停止接收访问学者。一批已有初步意向的海外引才项目被延迟甚至取消。今后,美国对我国引进人才、项目的管理、审核将会越来越严,针对我国科技领域跨境投资、技术转移、专利许可等的压制将长期存在。同时,其他发达经济体也会出于所谓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担忧,纷纷效仿美国。从长远看,西方国家对我国高端人才引进的封锁打压将成常态,技术封锁从过去聚焦国防技术转向所有新兴技术的全方位封锁。
以出口管制限制我国高新领域技术引进。从去年中兴事件开始,美国陆续公布了一批对外出口管制机构和企业,44家全都是中国企业。2018年11月1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面向公众发布了一份技术出口管制公开意见函,拟对包括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微处理器等14个类别的技术出口进行管制。
以贸易关税限制我国高新领域产业发展。从2018年6月起,美国先后分三批对我国2500亿美元对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而清单中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是我国的重点优势产业领域,必须坚持系统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呈现三大特征:一是更多的科技创新领域正从跟跑向领跑跨越,部分企业发展进入无人区。二是部分企业科技研发进入基础研究领域,正努力攻克前沿关键技术。三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夜,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医疗诊治、自动驾驶等领域快速发展及颠覆性创新带来网络安全、伦理道德、公共安全等风险。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系统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紧紧围绕攻克核心技术这个重点,在加强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进培育创新人才等方面下功夫,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突出“从0到1”的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前瞻部署,探索非共识项目评审机制,大力推动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组织实施一批长期性基础研究项目,支持开展长周期、高风险的原创性研究,改进基础研究项目管理流程。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社会捐赠等方式,鼓励引导地方、企业、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考核,促进科研设施仪器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产业安全以及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启动一批示范攻关项目,集成优势创新资源、科研精锐力量开展攻关。加快完善目标导向的任务形成机制,综合运用定向委托、定向择优、面向社会公开张榜等多种方式,选择优势研发团队,完善并行支持机制和多元化项目资助方式,加强里程碑关键节点考核。
三是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我国科技队伍规模虽然庞大,但缺乏世界级科技大师,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现象仍然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管理制度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氛围,优化人才生态,吸引天下英才聚力于自主创新。
四是加快区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在加快推进北京、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同时,应加快谋划一批科创副中心,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强化科学布局和分类指导,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监测评价。
五是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尊重创新规律,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藩篱和体制机制障碍,狠抓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持续改进科研管理和组织方式,以激发人的活力为核心坚决推动“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
上一篇:
关于2019年河北省第一批资助工业设计成果转化项目和资助购买工业设计服务项目名单的公示 下一篇:增速亮眼的软件业“三化”趋势凸显 |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