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为公务车自主品牌化叫好 |
作者:文/端宏斌 时间:2012/2/26 13:01:57 浏览:2311次 |
昨日工信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网友们惊讶的发现,在这份长达17页的列表中,几乎全部都是自主品牌汽车,比如江淮、比亚迪、东风、华晨、广汽、奇瑞、华普、夏利、长城、吉利、力帆、长安、江铃等等,合资品牌仅看到郑州日产的两款车,但价位并不高。 一直以来众多专家学者都在呼吁减少三公开支,所谓三公是指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费旅游,人们发现公车消费占了其中的大头,就算公车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其中有多大比例是本土品牌(自主品牌)呢?答案是极少!公车不同于私车,由于都是用纳税人的钱购买,因此采用自主品牌支持国货,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在韩国,政府用车几乎都是韩国品牌,可是中国政府用车基本都是外国品牌,在这一点上是远远落后于韩国。中国现在已经是汽车消费第一的国家,但政府官员坐的车一溜烟都是洋品牌,让人怀疑到底还要不要支持国货了? 在以前,有官员可能还抱怨说,自己的车质量不好,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国产车的各项性能都在飞速的进步,不少车的碰撞测试已经可以得五星了,并不比合资品牌差。官员们真正抱怨的,其实是觉得坐国产车没面子,这是十足的洋奴心态。正因为有这种心态的国人太多,才会有“达芬奇家具”、“施恩奶粉”、“欧典地板”这类假洋品牌来忽悠人。 要论中国公车的发展史,有不少品牌曾经独领风骚,甚至影响了一个时代。1958年5月21日,新中国第一辆红旗轿车送到中南海,毛主席仔细参观了停在怀仁堂草坪上的红旗轿车,激动地说:终于坐上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了!从此,红旗轿车一跃而登上中国国宾用车宝座,红遍中国,并且长期是各部委的指定用车。改革开放之后,大众和奥迪这两个品牌几乎垄断了整个公务车市场,当时有一种说法叫“南桑北奥”。今天“奥迪”依旧是中国中高端轿车的代名词,这个仅在德国排名第四的品牌却在中国创造了带有浓重“中国特色”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商人买奥迪就是为了故意造成一个“官车”的身份,似乎自己和官府有关系。 94年,《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出台,对于不同级别干部的座车配备第一次有了排量和价格的限制。99年,更加明确地规定了不同级别干部的车辆配备标准,并首次提出政府采购的概念。2000年以后,轿车车型丰富了,但公务用车仍然集中在合资品牌车型上。2009年起,华晨、长安、吉利、比亚迪、长城、奇瑞、江淮等企业的产品均榜上有名,自主品牌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入围车型的50%。 去年底,工信部再次规定,公务车采购标准从“2.0升排量、25万元以下”下调至“1.8升排量、18万元以内”。这几乎令合资品牌的B级车全部出局,对不少具备价格优势的自主品牌车型可谓重大利好,这被业内认为是明显进一步向自主品牌倾斜。 现在公布的车型目录基本都是自主品牌,资本市场上来说,对这些公司的股票是一大利好。如果政府能做出表率,那么老百姓自然也会更多考虑国产车的选购,因为只要有销量,质量的提升是早晚的事儿。 希望最终有一天,中国人会以坐国产车为荣。“两会”的会场外,一溜都是国产车。
|
上一篇:危机能否倒逼转型 下一篇:未来十年经济增长:靠创新驱动还是投资驱动 |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