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力量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找问题,解难题
切实做好生产要素的协调工作
坚持巩固原有市场与开拓新市场并重
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切实抓好2013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直接关系着能否打好全年攻坚战,实现既定工业发展目标。为此,市政府办公厅日前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县(市)区、各部门、各企业全力抓好当前工业运行,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
通知指出,2012年,全市工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和跨越赶超两大任务,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实现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指标增长均高于全国、全省水平。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和跨越赶超的攻坚之年。切实抓好2013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对实现和完成全年工业经济目标和任务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按照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我市确定2013年全市工业运行目标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均增长13%,新增入统企业工作目标200家。各县(市)、区的年度目标,原则上按照东部区域高于全市3个百分点、中部区域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西部区域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来安排(新增入统企业指标另行分解)。循环化工园区、装备制造基地、信息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此次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各企业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率先意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主动作为,采取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政策和措施应对复杂局面,力争实现首季工业运行“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通知要求,精心组织,强化措施。主要包括:
——加大行政推动力度,保障工业平稳运行。各县(市)、区政府和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广播电视会议精神,针对节后工业生产特点及不同县(市)、区和行业的发展实际,加大工业经济运行组织协调力度,组织力量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找问题,解难题,保障工业生产稳步推进。特别是对列入“跨五进百冲千工程”的企业及其他重点企业,要开展贴身服务、上门协调,引导和支持企业抓机遇、拓市场、扩生产、增效益,积极为全市工业首季开门红做贡献。
——加大要素协调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各县(市)、区和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生产要素的协调工作,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早做准备,确保工业生产需要,全力支持有销路、效益好的企业开足马力,抓紧生产,加快发展。同时要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应急准备,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处置突发事件及统筹解决煤炭、热力、运输等生产要素的能力,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有能力保供应、保运行、保增长。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促进工业产品快产快销。各重点企业要始终坚持扩销增产,把开拓市场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找准市场切入点,提高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完成已签约合同的同时积极争取新的销售渠道,坚持巩固原有市场与开拓新市场并重。要立足于抢占市场,以销定产、快产快销、做大做强。各县(市)、区和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引导企业巩固现有市场,鼓励企业发掘和开拓“真空”市场,帮助企业延伸“内生”市场。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各县(市)、区和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深化对标行动,带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内各县(市)、矿区引进至少两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工园区、装备制造基地、南部工业区引进一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同时要加强对重大工业投资项目跟踪服务,积极落实扶持措施,确保项目尽早达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知还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各企业要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供煤、供电、供气等企业要对管、线、站等关键设备、线路和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据悉,市政府已组成6个服务督导组,深入县(市)、区和重点企业进行协调服务,帮助搞好生产衔接和项目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