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协会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科技创新 经济运行 会展信息 最新发文 专家论坛 名优产品 会员单位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企业、院校新闻
最新发文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省工业企业
· 转发:关于开展河北省智能制造集成商和智
· 转发:关于评定2021年度省级首台(套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石家庄市
· 转发: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第二批河北
· 转发:关于评定2018年度首台(套)重
· 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机械工业
· 转发:关于印发《2018年河北省工业新
政策法规
· 石家庄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
· 关于印发《河北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 石家庄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
· 六部门发放政策“红包” 制造业优质企业
· 支持工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汇编
· 关于公开征求《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修
· 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
· 关于开展2020年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
会员单位
石家庄金刚内燃机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金刚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是石家庄市装备制造……
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生产、出口高效节能电机和……
河北九州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九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是国……
石家庄市宏瑞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宏瑞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变……
河北新四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装备制造业“百年老店”中联重科逆境再起航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5/5/15 11:11:35 浏览:450次
    中联重科,一家传承有中国应用型科研院所工程师基因的工程机械“大咖”企业。创立至今,近23年,身家从起步时借款50万元,增至现总资产近900亿元,增长约180万倍。
    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国大型科研院所转制最为成功的典型个案,甚至没有之一。它的成功经验,多年来不断被挖掘。
    然而没有了四万亿刺激,2011年以来的经济调整,让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严冬凛冽而漫长。中联重科也不能独善其身。
    “2011年前后,是工程机械行业的最高点,决策层当时就预判到将会面临的产能过剩和行业低谷期,并着手布局战略转型。只是,我们没想到,‘严冬’如此之漫长。”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如是描述。
    面对这场如期而至,又超乎意料的工程机械行业逆境,以董事长詹纯新为首的公司决策层,向中联人传达的依然是满满的正能量:
    中联重科要做装备制造业的“百年老店”。
    中联重科必须坚守主业,不为有损长远发展的短期收益诱惑,始终在企业最擅长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稳健开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市场覆盖与盈利的行业领先。
    中联重科,要在泵车、塔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和经营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相容性”扩张,推出技术关联度很高的农机产业、环境产业、金融服务等新业务板块,打造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中国装备制造品牌升级版。
    孙昌军介绍,环境产业在中联重科很有渊源。早在研究院时代,他们就开始进行城市环卫机械的研发。现在,这一板块,已拓展到全环境产业。
    目前,公司的城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已成功产业化。在水、土壤、污泥治理等领域正开始前瞻性技术储备。在他看来,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可制造出具有核心技术的环保装备。现在,中联重科已是国内环境产业装备制造的老大。未来有望从环境装备制造走向包括运营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扩张。
    2014年,中联重科收购奇瑞重工60%的股份,正式宣告进军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中高端农机市场。詹纯新认为,今天的农机行业,与十几年前的工程机械行业颇为类似,都是中高端市场基本被国外垄断。进军农机板块,市场潜力大,也符合企业做中高端机械装备的定位。农业机械与工程机械在技术上也具备高度相关性。目前,公司正着手加大烘干机等中高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不久前的一场农机农艺融合活动现场,袁隆平院士询问中联,能否开发出一种稻种零损耗的直接播种机,打通我国超级稻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中联重科研发人员给出的答案是,可以,因为有智能制造。
    在工业4.0和互联网+的转型浪潮下,中联重科开始进行商业模式大变革。未来,信息技术将极大延展增值服务范围,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盈利模式,将装备制造企业的利润构成从整机销售占大头转变为增值服务占主导。
    对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中联人给出了自己“广义智能化”的全新诠释:产品制造过程要智能化,以提质降本;产品作业过程要智能化,以降低客户运营成本。基于这个广义智能化大系统,中联建立起系统框架,布局关键节点,推动转型升级。
    事实上,2004年,中联就开始启动构建智能制造平台,布局工程机械产品物联网研究及应用,加强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应用。历时10年,公司已将“智能”基因导入设计、制造、供应链、服务等各主要环节,初步实现设计智能、生产线智能、产品单机智能和基于系统解决方案的机群作业智能。
    从单机作业过程智能研发,到加强智能化生产线和智慧工厂研发应用,他们在行业率先实现产品生产过程智能化。公司已建成塔机标准节智能生产线、汽车起重机智能仓库、底盘“一气呵成”智能流水线。他们的智能制造系统,单据录入准确达95%,发货准确率100%,物料清单一致率指标95%以上,月结订单成本误差控制在50万元内。
    工程机械不同“兵种”机群协同作业一直是大型项目施工中的难题。在混凝土机群、多塔机协调作业吊装、垃圾处理成套设备及资源再生等过程中,公司已实现机群智能作业。仅混凝土机群智能作业,施工综合效益就提高25%,施工设备维护成本下降20%。
    中联还以智能制造为牵引力,加快产业链智能大系统构建。公司智能数字化研发平台,使产品平均设计周期从半年缩短到3个月;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厂,使工程机械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在经济增速放缓,行业产能过剩的新常态下,公司还提出产品全生命周期价值倍增计划,转型升级为服务制造型商业模式,将产品生命周期由新产品生命周期,扩展到包含一次再生、二次再生的全生命周期。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李箐箐 卢 青
上一篇:我国首颗全电推进卫星问世指日可待 下一篇:孙瑞彬强调: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为实施工业强市做贡献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首 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科技创新 - 会员单位 - 经济运行 - 会展信息 - 最新发文 - 专家论坛 - 名优产品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石家庄市装备制造行业协会 冀ICP备12000570号-1石家庄网站建设河北供求网 河北名企网荣誉企业-河北企业名录已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