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市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活力迸发,一大批小而美的新项目涌向市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快集聚,创新驱动在经济社会发展轨迹上的作用也明显增强。
“建设全面创新型城市,在推进发展动力转换上实现新突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又被列入“十三五”期间的七大战略任务中。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市如何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为创客搭好“唱戏台”
“石家庄作为一个开放的城市,非常适合创业。”市人大代表、河北云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齐国章说,近些年石家庄飞速发展,为“双创”积累了不少优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建设了一批科技孵化器和产业园区,推动了大量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与此同时,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6万户。
在这样的好“戏台”上如何唱戏呢?市人大代表、河北邮政速递物流市场部经理刘会杰认为,创客们不能盲目创业,而应当结合供给侧改革发力。“用全新的产品、理念来颠覆市场,好中求优,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要以品质取胜。”
对此,不少代表和委员发表了同样的观点。他们说,当前不少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与此同时,需求终端还在从国外进口同产业的高端产品。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产业还有很大的市场提升空间,所以企业要研究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从市场需求出发组织生产,市场才会伸出橄榄枝。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能只是‘一阵风’,而应当成为一场‘接力跑’。”市人大代表、河北小蜜蜂工具集团副总经理任海霞表示,只有依靠市场之手集聚人才、科技、资金,“双创”才能显现出延绵不断的推动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还有代表提出,要给创新者一定的合法的利益分享,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的法律制度,让创新者合法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创新之火才能熊熊燃烧。
“培养更多的劳动者与科技人员一起,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市人大代表、太和集团总经理李美瑄说,除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还要调动劳动者参与创业、创新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实现万众创新的局面。
培育创业创新“生态圈”
只要有好的点子就可以入驻,后续其他问题有人提供支持。去年,一些可以让创业者“拎包入驻”的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例如5A创业俱乐部、慧创空间等。来自我市科技系统的王雁南代表说,这些场所不仅有现代化的办公环境,更重要的是解决创业者面对的资金、技术、人才等难题。
王雁南代表说,石家庄的创业创新大潮日益活跃,政府对“双创”的引导、服务应当更具针对性,特别是关注由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搭建的孵化器、创投基金等,让这些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为创业提供项目、技术、人才、资金等全方位支撑,培育创业创新的“生态圈”。
来自藁城区的剧力军委员提出,要着力营造健康持续的发展环境,定期梳理和解决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方面,合理界定对企业征收的税种、税率,出台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事项,减轻企业负担。适当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加快相关重点行业的税费改革。
剧力军委员还说,要加大新型企业家培养力度,鼓励高校院所开办创业学院,通过创业教育、创业训练等多种形式,对创业者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金融、营销等专业培训,培养一批懂科技、善经营、悉金融的新型企业家。
针对创业企业的融资难题,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教研室主任赵益朝委员提出设立“种子资金”,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风险较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资金用于扶持初创期的项目孵化和技术成果转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所孕育的奇迹已经初露端倪,幼芽能否茁壮成长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许多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全社会要共同厚植创业和创新的土壤,共同助力“双创”转换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