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新定位 着力抓落实
石家庄市突出六大重点全力推进率先发展
围绕“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的新定位,石家庄市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哪里?2月3日,石家庄市召开全市重点工作落实推进会,提出着力抓好项目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市品质提升、县域经济增比进位、大气污染防治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六个方面重点工作,全力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
抓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石家庄市把今年作为重大项目建设转型升级年,现已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300项,总投资487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98.8亿元。该市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盯死计划竣工项目,加强协调调度,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入冬前全部竣工。重点推进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促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主战场和转型升级的示范区,该市将重点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园区土地收储,提升开发区载体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品牌开发区。年底前,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都要达到“九通一平”标准,年内力争2个以上园区新列入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招商引资方面,严把项目准入关,着力引进一批高端化、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全市全年亿元以上项目保持在2000项以上,形成项目储备和滚动实施的良性循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发展新动能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该市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加速发展新动能,增添发展新势能。
加速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围绕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光电及电子信息四大产业,重点加快推进高端生物医药集聚区等产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确保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9%以上。促进全域旅游和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加快成为支柱产业,力争年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9%。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全年培育10个以上农业示范性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以上。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力争家庭农场发展到1600家,农民合作社实体社达到3800家。
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聚焦“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的新定位,石家庄市今年安排城建基础设施项目219个,计划投资426亿元。
全面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突出抓好规划编制、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等三方面工作,围绕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环保等,在具体项目、平台、工程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面拉开城市框架。今年谋划启动主城区到新三区和正定县的轻轨建设,辐射带动新三区和正定县与主城区同步发展。3月底前,编制完成轻轨建设规划,力争年内实现实质性进展。围绕打造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和名片的目标,轻轨建设将向世界一流标准看齐,使用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和产品。
做活城市经营文章。借鉴湖北设立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的做法,创新投融资机制,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加快建设石家庄中央商务区(CBD),借助老火车站周边的区位优势和金融产业集聚基础,建立金融开发区;以新客站为核心加快发展商业服务区,使“两站”区域尽快形成规模,打造石家庄CBD金字招牌。
加快正定新区建设。加快新区与正定县“区县合一”改革进程,理顺管理体制机制,集中力量加速会展中心、规划馆等大型功能性场馆建设。抓紧启动实施高校和职教聚集区建设,力争今明两年建成职教聚集区。
县城建设攻坚,推进县域经济增比进位
按照“小县大县城”的思路,修编完善县城发展规划,做到一县一策、一城一规。推进县城建设攻坚行动,提升亮化、绿化、美化的档次和水平。年内力争更多的县城进入全省前30,新乐、深泽、赞皇、赵县、灵寿全部摘帽出列。
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各县(市、区)将把上项目、增投资、强园区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突出产业和地方特征,加快构建县域特色产业体系。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要把引项目、建项目、促进项目落地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每年引进1至2个投资10亿元、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扶植发展一批产业聚集型、旅游服务型、现代农业型等特色小城镇,延伸县城功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持续抓好抱犊寨、三苏都市农业游、西柏坡和正定古城4个省级重点片区建设,完成300个以上省级重点村建设,打造45个精品村。
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改善生态环境
尽快实现“技防”全覆盖。在全市所有乡镇和工业园区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提高“技防”能力,形成覆盖全市的监测网络,提高防治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集中力量治理燃煤污染。压减民用散煤,继续推进四组团煤改气、煤改电,确保在2018年采暖期前,实现鹿泉、正定、藁城、栾城天然气“村村通、户户通”。10月底前全市基本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城市建成区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今年采暖季前,按照三环以里“无煤化”的要求,关停热二,完成石热、新华热电、石钢等企业清洁能源替换。
设立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基金。采用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探索建立产业引导基金,为落后产业转型、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环保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持。
另外,该市还将深入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市县乡河长制,全面实施滹沱河水污染治理、洨河水质提升和县级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工程,确保跨界断面水质达到省考核标准。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今年,该市继续坚持民生优先、民生先动,加大民生投入,保住基本、兜住底线。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实施“七个一批”专项行动,以及道路交通、水利建设、电力改造等基础设施“七大工程”,确保150个贫困村、4.6万人稳定脱贫。
同时,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保障标准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好事,提高全市人民获得感。着力抓好“7·19”特大暴雨洪灾灾后重建工作,重点加快水毁道路、水利设施、饮水工程建设,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