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河北作为制造业大省,要巩固和增强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必须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
补齐制约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短板
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省制造业稳步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先进省市相比,我们还存在着明显差距,尤其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信息技术应用有待加强。当前要着力解决重点领域与重点车间的智能化问题,围绕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再比如,人才支撑不强。要看到,虽然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但智能机器或机器人仍是一种自动化或智能化设备,在较长时间里很难独立满足日益复杂的生产要求,而人依然处在中心地位,智能制造仍需要人来统筹组织。所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在培养和引进人才上下功夫,切实强化人才支撑,补齐我省在这方面的短板。要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趋势,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数字化“补课”、网络化“普及”工作,夯实智能化基础。
加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局规划与顶层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践表明,任何工作都必须以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为依托,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全局规划与顶层设计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过程中起着战略引领作用。更好地推进我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就要在创新引领指导原则下进行全局规划与顶层设计。其一,规划要对全省未来10至20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蓝图进行具体描绘,并给出阶段性发展目标;其二,在已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线图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其他优势产业技术路线图规划进程;其三,制定“并行推进、三化融合”技术推进策略,即设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升级方案,推动“三化”同时发力,实现跨越发展;其四,坚持探索—试点—推广—普及的发展路径。针对企业实际需求,找准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推进示点与示范工程建设。
夯实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
“标准、工业互联网、核心支撑软件”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三大基础。标准方面,未来数十年,企业在智能升级过程中,将普遍面临多次范式(数字化制造、数字网络化制造、智能制造)转化和技术升级,为避免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必须建设相关标准体系。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出台后,我省需细化形成配套地方标准。工业互联网方面,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是支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关键基础设施。要深入贯彻我省《关于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供基础支撑。核心支撑软件方面,面向云、管、端三个信息技术应用环节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等重要领域,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聚焦重点、瞄准需求,在关键技术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推进我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聚焦重点、瞄准需求,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从实际看,智能制造技术装备是当前我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关键,且市场空间巨大。我省要把发展重点放在智能成套设备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制定好全链条解决方案。另外,还要依托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以及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在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五类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应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突出企业主导地位;政府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组织优势科研资源进行攻关,集中力量实现突破。
积极营造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良好环境
创新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第一动力,良好的环境是创新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大力优化创新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从企业、产业、社会三个层面着力,建立完善协同创新体系。企业层面,努力形成以技术服务为主的全方位服务生态,重点是提供工业设计、虚拟仿真、样品分析、检验检测等软件支持和在线服务。产业层面,支持电信运营商和服务商建设面向行业、区域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互联网巨头或大型制造企业牵头成立技术产业联盟,加强产业链各环节力量整合与对接。社会层面,培育行业联盟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各种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公益性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其在沟通协调、咨询服务、行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